咨询专论

Information in字体:   

科技创新政策视域中的知识产权战略

发表时间:2021-02-22 阅读次数:1612次

作者:缪其浩

        本次讲座将从科技创新政策的视角,来讲述知识产权这个对我们的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制度。希望通过这次讲座让大家对知识产权有更加全方位的了解。讲座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第一,回顾历史,讲述知识产权制度是怎么诞生的,从历史来看知识产权制度对整个世界的经济、社会或者说文明的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第二,特别讲一下中国,作为知识产权制度的受益者,中国最好的发展阶段恰恰就是采纳并发展了这种制度的阶段;第三,知识产权制度在当下科技创新中所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很多新技术发展的挑战,制度本身也需要做些调整。

第一部分 专利与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什么

        世界上第一个专利是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诞生的。佛罗伦萨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之一。佛罗伦萨诞生第一个工业专利,大约正好是文艺复兴开始的时候。文艺复兴始于意大利并在欧洲开始首先流行,然后影响到全世界,甚至影响到我们今天。英国是在1617年授予第一个英国工业专利,随后18世纪60年代爆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留下了一个很重要的印记。美国前总统林肯有句广为流传的名言:要给发现和生产新的有用东西的“天才之火,加上利益之油”,这句话在1858年到1860年期间多次被提到。此后不久,美国的工业迅速发展,到1894年其工业产值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之首。从以上几个简单的事实可以看出,各国专利制度的诞生都接着有一个工业甚至于社会大踏步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专利制度遍及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加入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TO),专利制度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制度,在企业竞争、技术创新甚至于国家宏观政策层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有以下几点。

        1、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工具。林肯在讲到让天才之火浇上利益之油下面又加了一句:让种植玉米的人吃上玉米。直截了当的讲,就是让创造价值的人来获得价值的利益,这是专利制度的一个最本质的意义。

        2、助推发明的传播。专利制度一方面让发明者创造更多有益于人类的发明,同时制度设计是要让发明者情愿把他的成果向别的国家、别的企业,或其他人传播。这也是它促进科技创新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3、保护企业、区域和国家科技竞争力。专利制度能够保护那些创造发明为人类带来利益的这些人和成果,所以对保护企业、区域和国家科技竞争力都是有好处的。2020年10月15日白宫公布关键和新兴技术国家战略,把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不被竞争对手所非法获取作为重要支柱之一,可见其对整个国家的竞争力保护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4、护航国内外合作研发。现在很多的科研成果是国内合作甚至国际间合作的产物,这样可以汇集各方面的智慧资源。而国际合作能够蓬勃发展就是部分得益于知识产权制度。正因为有了国际通用的知识产权制度,所以各方都能得到同等的保护,所作的贡献会通过专利版权等形式固定下来,从而带来物质利益和荣誉。

        5、促进国际贸易,加速全球化。知识产权制度对国际贸易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协议)保障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分配。可以说,没有TRIPS就不可能有WTO,全球化也不可能像如今这样蓬勃发展。

第二部分 知识产权制度与科技创新同步发展

        知识产权制度不仅是在微观层面上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它在国家政策制定、政策研究方面也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和分析支持。

        知识产权是衡量国家科技创新绩效的重要指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019年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在世界科技创新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2019年中国专利及论文数量实际上已经位列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制度下形成的国际化的、标准化的数据,是制定科技政策的一个重要基础。专利授权全球占比的数据此浮彼起,这就是国际竞争的现实。中国在短短的十几年里从数据几乎是趴在地上一直到全球第一,从而清晰地表明中国科技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知识产权数据也披露了中国的薄弱环节¾¾专利使用费收入偏低。从2019年WIPO报告中的知识产权使用费收入情况表来看,尽管中国的专利数量2017年已经世界领先,但是中国通过专利许可转让获取的利益非常低,这个数据基本符合事实。但是因为中国的内部市场特别大,这个数据可能略微低估了中国专利使用费收入的现状。但总体来讲专利使用费收入确实是中国的一个弱项,反映出中国专利的质量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从专利和论文看国际合作中心节点。知识产权制度下的国际合作研发是衡量科技创新中心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2019年WIPO报告通过科技文献和专利数据计量来清晰地反映合作发生的区域节点,联线密集的节点自然就是科技创新中心。通过这个指标可以看出我们建设国际化创新中心的态势,而正是因为有了知识产权制度,才会有如此清晰的数据来显示这个态势。

        从专利和论文看团队规模对研究绩效的影响。从发明人团队全球专利占比和科研团队全球论文占比(1970-2017年)这个图可以反映出另一个比较具体的、我们在做科技政策研究的时候特别关注的一个话题¾¾团队。有数据表明,现在发表在重点的、顶级的科技刊物上的论文,作者的数量越来越多,最高纪录可能有200多位作者。这个现象究竟合理不合理?我们是不是应当鼓励或者应当限制?这是一个政策问题,也许可以通过专利或者科技文献统计分析来得到一些启发。

第三部分 知识产权制度需要与时俱进

        之前提到了很多知识产权制度的好处,以及宏观政策上因知识产权制度而带来的变化和好处,但这个制度本身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中很多内容,其中一项决定就是修改专利法,修改内容之一是引入“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知识产权制度需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包括技术的变化、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如果加入了国际条约(比如我们加入WTO,WTO对于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会有一些规定),就会因为国际条约的规定而承诺需要修改某些制度,当然这个一定是通过协商通过平衡实现我们国家的最大利益。

        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执行、改进和进步经历了一系列重要事件。知识产权制度对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国家统计局于2020年4月联合发布的专利密集型产业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10.7万亿元,占GDP比重达11.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15.7%,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标准不是知识产权的一部分,但是它又跟知识产权相关。德国IPLYTICS公司和柏林工业大学合作发布全球5G专利布局数据显示,华为5G标准必要专利(SEP)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如果没有强大的技术,没有明显超过别的技术所能达到的水平,就不能认定标准。反过来,光有技术而没有能够影响到标准,让世界各个大厂商都来同意你的标准,这个技术就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知识产权历来就是国际竞争工具,在制度实施方面美国、欧盟和中国都各有考虑。讲到中美科技战,往往就第一个想到就是芯片。在“芯片战”中专利是“利刃”,回顾历史比较著名的有台积电诉中芯国际、美光诉福建晋华等。我们如果要继续在国际竞争的环境中间逐步成为一个科技强国,就不得不面对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一些国际纠纷。我们要去学会应对,不让它成为建设科技强国的一个大的障碍。

        知识产权战略要打组合拳。知识产权不仅是专利和科技文献,实际上它包含范围相当广,要把知识产权的各个方面根据需要组合起来,形成知识产权战略。例如,可口可乐的配方一直是个商业秘密,它和商标捆绑在一起,就形成了非常有效的保护。知识产权战略所包含的不仅是法律规定的知识产权,还涉及技术标准、技术档案和技术情报。技术标准前文已经说过。技术档案往往可以在发生争议时作为支持自己观点的重要的证据。技术情报除了发现热点、发现竞争对手外,还跟整个动向、政策有关。正因为这样,我们有一个法律体系,包括《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国际法等。

        不申请专利有时也是竞争手段。专利是以公开换取保护的一种机制设计,公开以后其他人都可以去学。前段时间有个很热门的名字叫“创客”。但是创客有很多产品和技术是不申请专利保护的,大家可以共享共用(open access),而不必支付知识产权费用。为什么?为了不断改进。有一些小产品就是因为不断地传播不断地改进,慢慢成为一个真正的主流产品,在一个领域里占据一定的地位。假如过分强调专利保护,那就不可能传播地那么快。所以我们要注意到专利制度设计中的重要辩证法,就是保护和传播要同时鼓励。

        易复制难索赔的技术适合以其他形式保护。除了上文提到的可口可乐商业秘密和品牌协同保护以外,还有一个例子是物理保护(防拆解)。如果产品的专利很难保护,那就把它做成不可拆解的,只要一拆,就会把里面的技术秘密毁掉,甚至安装一些小型的爆炸装置,只要去拆就可以自毁,这就有效地保护了产品。

        公开有时也是竞争手段。实际上很多专利永远都没办法转移。这种情况下,有另一个办法就是作为论文发表。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免除了保护成本,不需要再付专利维护费,二是假如有人用了这个技术,因为已经发表,就不能再申请专利。所以发表不是退却或让步,它实际上也是一种阻击对手的保护措施。

        另外还有一个更高明的手段是主导开放平台。几年前IBM公布了一个爆炸性新闻,开放自己的500项专利,允许同行在开放源代码项目中无偿使用这些专利。实际上,这是IBM通过开放专利来培育自己的下游企业。原来只能把专利卖给少数企业,现在有许多企业都变成他的下游,虽然专利没有收入,但是下游企业用了IBM的技术,也许就会买他的某些硬件或者服务,他就可以从中获得很大的利益。

        知识产权保护要在保护不足和保护过度中达到一个平衡点。保护不足会抑制创新意愿,迫使企业内卷,降低创新预期。保护过度会增加创新成本,不利小微企业,滋生专利流氓。所谓的专利流氓这样一些公司,他们买了很多专利,不是去实施,而是专门去打官司,有几个大的案例赔偿金甚至高达几十亿美元。如果动不动就要打官司、被别人告,就会增加创新成本,尤其是对小微企业特别不利。1864年美国专利局将4750号关于缝纫机改进的专利授予Elisa Howe之后,每台缝纫机要收取25美元的专利使用费,占成本的20%。专利有效期内,Elisa Howe共收取了200万美元,以至于好几年缝纫机几乎停产,造成了对社会的不利影响。这个例子证明,专利保护不能过度。

        知识产权政策与新技术发展俱进。新的技术带来新的挑战,首先是数字化。2000年以后,人类进入到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对知识产权制度带来很大的挑战。美国专门制订了《数字千年版权法》,加强对著作权人权益的保护和限制网络服务提供商(ISP)的责任。这对全世界带来很大的影响,很多国家纷纷模仿并制定了一些国内政策。其次,基因能不能成为知识产权保护对象?现在大家形成共识,基因跟植物一样,人类的基因本身是不能被保护的,但是人造基因、改良的基因、经过修正的基因是可以被保护的。

        数字化时代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计算机生成的作品能不能成为被保护对象?目前各地区的司法实践不一样。欧洲专利局允许在某些情况下计算机生成的作品可以成为专利。而英国不属于欧盟,在这方面有独立的法律体系,认为权利只能授予程序员,也就是谁编程谁享用权利。其实这两种都会带来很大争议,都会有很大的反例,但是当前情况下这个问题是无解的,只能通过司法实践慢慢地认识到应该怎么样保护比较合理。

        为什么大猩猩自拍照片版权问题没有异议,而人工智能作品地版权引发持久地争议?2011年在一个动物园里,一只大猩猩模仿人类拍了一张自拍像。这张照片引起了争议,有人说这个可以获得版权保护,因为这是猩猩拍的,是一个作品。几年以后,荷兰有一群做人工智能的人用复杂的工具分析了著名画家伦勃朗的许多画作,分析他的画画手法、颜色、各种要素,然后通过人工智能画了一副伦勃朗的画像,这副画非常像伦勃朗本人所画,这引起了一场更大的争议。猩猩的自拍像,基本上大家都认同不应该被授予版权,因为全世界的版权法都规定版权一定是人才有权利得到,所以它应该被排除。但是人工智能比猩猩更复杂,这个问题到现在还在争议中。因为人工智能既是电脑程序自己完成的一件事,但不能否认里面含有人类的智慧,这件事情换另外一个团队来做也许效果就不一样。所以不能因为这个作品是机器画出来的就没有版权,那么是不是应该授予那些编程的人呢?这也会带来争议。于是,人工智能的发展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和挑战,也就是人和机器如何划分开,这是具有很大的模糊性的。

        现在人们也在考虑讨论一些新的话题,比如数据怎么保护。数据要反垄断,因为保护中有一点就是要鼓励竞争,鼓励流动,不让它垄断,但是数据恰恰一定要归拢起来才有价值,要变成大数据才有价值,这个就带来一定的矛盾。所以制度怎么去适应它,这是一个新的挑战。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算法,算法本来是一套程序,但是现在的算法越来越厉害,有一个反垄断的例子就是,反对大企业之间价格垄断,这是大家都公认,但是算法的出现导致垄断可能是机器来做的,那么怎么去反呢?这同样带来很大的挑战。

        最近大家都很关心新冠病毒这件事,它是对人类的一次重大打击,也是一个知识产权问题。新冠疫情发生以后,不仅医学、制药领域在努力抗争,知识产权领域也在研究怎样修改或补充一些对策来更好地帮助人类应对新冠病毒。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一是专利池,哥斯达黎加政府向WHO建议建立新冠病毒在自愿基础上转让专利版权、测试数据、技术秘密、细胞株、诊断性测试、相关装置、药物和育苗等等;二是申请二次使用专利,武汉病毒所申请使用吉利德科学公司治疗萨斯病毒的瑞德西韦药物专利被许可;三是行政指令,一些国家已经发布行政指令限制甚至取消某些药物的专有权,欧洲议会拟禁止应对新冠病毒产品的排他性授权;四是强制许可,TRIPS规定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强制一定要把产品卖出,大家也都提出对抗新冠病毒的药、疫苗也应该采取强制许可等等。

        只要这个制度还存在,只要社会在发展,无论是技术、社会环境还是人们的价值观念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知识产权制度也会不断地往前走。但无论如何我们人类一定要珍惜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套非常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游戏规则,更好地使用它,防止它带来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上海市咨询业行业协会     上海市南昌路47号2号楼2407室     电话:021-53821058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     <沪ICP备19034346号-1>  

您是第:Web Site Counters个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