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专论

Information in字体:   

关于完善滨海新区人才聚集生态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8-06-20 阅读次数:1716次

 

闫凌州  天津市科学学研究所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当前,随着十九大的胜利闭幕,滨海新区迎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机遇期,建立高效的人才战略体系,凝聚创新创业人才的“强磁场”是实现滨海新区重大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新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唱主角做示范”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滨海新区大力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综合环境,设立了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启动实施五大人才工程,聚集各类人才超过90万人。但是总体上人才发展环境还不够理想,对高水平人才及团队的吸引力有所不足。从全市的角度看,国内领先的中高端人才职业发展平台猎聘发布的《2017年人岗争夺战及职场流动力大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国内主要城市人才净流入率排名中,仅有天津排名为负值,为-2.31%。从新区自身来看,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复合型人才较为匮乏、人才资源分布不够均衡等情况严重制约着新区各方面发展。有鉴于此,更好的营造创新创业人才生态系统,提升新区对多元化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成为突破新区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

 

 

 

 

 

 

 

 

数据来源:2017年人岗争夺战及职场流动力大数据报告(猎聘网)

 

一、国内外人才聚集政策之比较

(一)发达国家聚集人才政策特点

1、面向全球招聘顶尖人才。发达国家的企业为吸引高科技人才,通常采取加薪、升迁、红利、带薪休假、高额配股等方式。英国政府与沃尔夫森基金会以及皇家学会合作,每年出资400万英镑,帮助研究单位高薪聘请世界顶尖级的研究人员。芬兰对掌握先进技术的高收入外国人实行特别税率制度,征税率为35%,远远低于该国所得税最高率60%的规定。

2、储备高科技后备人才。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许多发达国家都放宽了留学生签证制度,并推行奖学金、免费教育等资助制度。此外,大多数发达国家对于外国留学生的滞留和居住也采取了更加灵活和宽容的政策,美国多年来就允许外国留学生延期居留、永久居留甚至加入美国国籍。日本、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同样鼓励学成人才留下来工作和定居,进而把这些高科技人才纳入本国人才库。

3、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利用别国人才。目前美国已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800多个科技合作协议,以国际合作为平台开发外国人才资源。2003年,日本设立了尖端研究基地计划,资助本国学术机构与学术领先国家的研究机构和大学等开展双边或多边合作,达到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提高前沿领域研究水平之目的。这一计划的实施,已使日本与美国、英国、法国等10多个国家的大学和国立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4、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机构直接招聘优秀人才。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微软中国研究院,还有朗讯、IBM、摩托罗拉等在中国均设立研发机构,这些公司提供的条件十分优越,吸引了大批国内大学和研究机构的骨干,以人才本土化的形式成功地实现了对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利用。有关统计表明,国内人才中最优秀人才的40%,优秀人才的45.7%都流向了三资企业,尽管这些高技术人才未流出国门,但已主要为发达国家所用。

(二)国内一线城市引进培养创新人才的经验

1、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出台建设人才特区的意见以及深化人才管理改革若干措施,为吸引培养海内外创新型人才提供政策保障,中关村拥有留学归国创业人才1.8万人,中央“千人计划”人才874人,创办企业超过6000家。上海推出“人才20条”,特别是为吸引外籍人才和外国留学生,实行“人才签证”、“外国人就业手续和工作类居留许可”

2、注重创新平台搭建。江苏以企业为载体搭建产学研联合培养平台,通过选聘科技企业家担任高校教授,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支持企业设立“企业创新岗”,成立由省内杰出科学家、科技型企业家等创新创业型人才组成的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会;设立人才战略研究中心,开展人才战略理论研究。

3、注重创业模式构建。浙江构建“资金+基金”创业融资政策体系,组建10个创投基金,规模达36亿元,财政出资占1/6,余为社会资本。江苏为创新人才提供“人才贷”金融服务,采取“项目+科技金融”的模式,重点选拔培育近2000名创业领军人才。

4、注重服务环境优化。上海与人社部共建全国首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区,目前集聚了万宝盛华、光辉国际、美世等40余家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建立“千人计划”科技事业发展服务专窗,实行“一口受理、一站办结”,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子女入学、居留、通关等16大类40项便捷服务。

二、国内人才政策存在的共性问题

  1. 激励手段较为单一。目前,国内许多地方喜欢采取高待遇的物质刺激方式,人才政策趋向大同小异,普遍缺乏全局性、整体性、系统长远的战略谋划,缺乏人文关怀精神,集中局限在物质方面的拼待遇、比奖励,存在攀比现象。从政策内容来看,很多地区把政策突破围绕在出入境管理、长期居留、税收优惠、股权激励以及医疗、教育、社保待遇等领域,政策内容呈现高度趋同。
  2. 人才引进与地区主导产业错位。地方盲目引进人才,造成人力资源浪费。不考虑地区产业特点、城市能级、承载平台等差异性,使得不同地区之间的人才竞争演变成了毫无技术含量的“恶性竞争”,并出现东中西部同台、同质和同法的“怪象”
  3. 忽视人才的多样化和层级化。人才政策对一般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初创期的企业、对优秀中端人才等政策优惠明显不足,过分集中在“高大上”的企业和人才。针对留学回国人才政策也主要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忽视对暂无标志性成果的潜力型中青年科研骨干的关注和引进。
  4. 缺乏权威信息发布渠道。人才政策宣传不到位,信息传递不对称,致使引才政策设计和制订的标准、要求与目标等,与实际执行的情况存在较大偏离。
  5. 重经济激励、轻人才环境塑造。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表明,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比特惠性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更为有效。一些地方仅仅是处于执行上级政策而出台优惠措施,甚至把人才引进作为形象工程,对于如何保障他们特别是领军人物,发挥作用的软环境和硬环境的建设远远不够,使之不能保证他们留得住、用得好,对人才使用、管理及评价等方面选择性忽略。

三、滨海新区完善人才聚集生态的途径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尤金•法玛的研究表明,人不是完全理性的,个体行为除了受到利益的驱使影响外,还会受到自己的灵活偏好、个性心理特征、价值观、信念等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过分关注经济激励,期望以高额资助实现人才聚集的目标,往往难以达成政策制定的初衷。人才政策不应陷入比谁待遇优厚的无底洞,而应该从多元化的角度,综合考虑人才需要什么,通过不断完善学习、成长、生活、工作的环境,提升本地区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黏性,实现人才聚集与培养的良性循环。

  1. 必不可少的经济激励。

经济激励是保证人才能够有尊严的生活的基本前提,也是个人价值最主要的体现。在市场经济中,人力资源的流动表现出典型的趋利性特点。但是实现经济激励的途径不仅仅在于资助额度;个人对资助经费的使用自主权等同样也影响着相关政策的效果。以深圳市为例,早在2010年,深圳市推出《孔雀计划》,提出对于引进的世界一流团队给予最高8000万元的专项资助等,其资助力度位居全国之冠,同时赋予受资助人员极大的经费使用自主权。2017年,国家出台《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同样从经济激励的角度出发,给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推动形成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以提升科研人员的“获得感”

  1. 完善可靠的后勤保障。

根本上,人具有社会性。人才的引进从来不是个人的事情,要想让人才能够在一个地方留得住,留的久,必须以长期投资的思路制定政策与制度,充分考虑其个人和家庭等多方的因素。让其以家庭为单位,在新区扎根,形成城市归属感和认同感。以杭州为例,目前杭州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创造的GDP超过GDP总量的80%,一些知名民企从海内外引进大量高水平人才,而这些人才能够在杭州长期发展,与地方政府为相关人才提供以家庭为单位的人才绿卡、落户、子女就学、亲属就业等支持密不可分。

  1. 良好的工作与生活氛围。

越是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才,其对工作和生活的交流氛围就越是重视。一方面,良好的生活氛围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又简介增强了人才对居住地的归属感;另一方面,优秀的工作氛围为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充分的交流机会,而交流与碰撞正是孕育创新火花的温床。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之所以成为全国创新创业的发源地,其根本就在于为来自全国的创业者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沟通环境,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创造了多样的合作机遇和丰富的创新创业资源。

  1. 尊重人才的制度法律环境。

对人才的尊重,首先体现在规则上,体现在制度和法律上。人才竞争的核心是制度的竞争。从国际经验来看,优越的法律环境,是发达国家借以吸引全球人才最有力的武器,运用差异化的移民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运用公平的制度环境确保人才能力的发挥,运用市场化的制度保证人才价值的实现,运用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保障人才获得合理的回报等。2017年11月1日即将发布的《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就提出要从制度上取消或放宽对人才的各种限制,支持体制内外人才自由流动;实行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因此大规模聚集人才,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塑造公平统一的法律环境;而非仅仅针对少数顶尖人才的一事一议。

  1. 促进个人发展的外部条件。

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无论是顶尖人才还是基础人才,都面临着自我成长的压力。因此能否为人才提供有助于个人发展的平台是衡量人才聚集最大化的重要标准。从2017年主要城市人才净流入率表看,排名在前的杭州、深圳、成都、上海、北京等地,或者产业基础雄厚、或者民营经济发达、或者高校科研机构云集、或者外资企业总部众多,这些都为人才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各类人才在这些城市大多能够找到适合自身的成长平台。因此打造人才聚集和培育高地必须从抓平台入手,让人才看到自身发展的希望。

 

上海市咨询业行业协会     上海市南昌路47号2号楼2407室     电话:021-53821058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     <沪ICP备19034346号-1>  

您是第:Web Site Counters个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