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AI与区块链共话科技社团新发展
发表时间:2025-07-30
阅读次数:144次
6月30日,上海市咨询业行业协会秘书处参加了在数通链谷由上海市科协学会学术部(科技创新服务部)主办、学会服务中心承办、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协办的2025年上海市科协(第一期)学会秘书长沙龙。
来自市科协所属学会的70余名学会秘书长及学会干部参加了活动,围绕“智链共创 共识智生”主题展开深度交流,为科技社团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发展指明方向。会议由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副主任王莹主持。

一、搭建交流平台,赋能学会发展
上海市科协学会学术部(创新服务部)部长潘祺在讲话中强调了学会作为科学发展核心载体的重要性,指出沙龙旨在打造三大价值平台:一是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学会之间经验共享;二是资源链接平台,促进学会跨界合作;三是政策服务平台,及时通报科技服务等市级重点任务,预告学会评估等工作安排。
市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主任朱慧娟介绍了中心的历史沿革与职能定位,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和学会的合作,发挥“群助理”的作用,精准对接好、服务好学会,同时把秘书长沙龙这个活动办出质量、办出特色。
二、区块链技术引领产业融合新范式
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会长王奕分享了协会创新实践,坚持党建引领,以"服务"为核心导向:在人才建设方面构筑"有温度"的创新共同体,在专业领域打造"有力度"的行业助推器,在跨界联动中编织"有宽度"的协同发展网络。推动上海科技成果向长三角及全球辐射,助力中国科技企业“走出去”。
三、专家授课分享AI与区块链技术赋能学会管理创新
复旦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凌力从技术起源、原理、功能及价值维度,通过图文并茂的比特币交易案例,深入浅出地揭示了区块链技术的隐秘性、可靠性、安全性、可延展性与可追溯性。他透露,其参与构建的"随申办市民云"平台已借鉴区块链模式。未来该技术不仅能应用于学会日常管理——如会员管理、理事会选举、活动报名等场景,提升管理效能与工作效率,更可延伸至社会关系领域,通过区块链技术保障个人数据身份与数字资产的自主掌控,杜绝第三方可能的侵害或滥用。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马宝君聚焦AI工具在学会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分享了AI在文献综述生成、PPT制作、数据分析、行程规划等场景的具体案例。他强调AI是“辅助工具”而非“替代者”,建议学会工作者善用AI提升基础工作效率,如利用大模型生成会议纪要、优化活动文案,但需注意其“幻觉”问题,对关键信息进行人工核验。他还展示了AI在跨学科研究、个性化知识库构建等方面的潜力,为学会学术交流与科研工作提供了技术赋能方向。
此次沙龙通过案例分享与技术剖析,为科技社团搭建了跨界交流的桥梁。上海市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将持续举办系列沙龙,携手各学会打造“智链共创”的生态体系,推动科技社团在数字化浪潮中提质增效,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周琪)